2025年8月是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(夏季高温导致看车意愿低),经销商为完成季度/半年度销售任务,通常会推出较大力度的优惠政策(如现金折扣、金融贴息、赠送保养等),且库存车辆充足,现车可选择范围较大。部分热门车型可能有少量现车,若您提前与4S店沟通并预订,8月30日当天提车是可行的;若需特定配置或冷门车型,可能需要等待1-2周,但整体而言,8月下旬提车效率较高。
提车时的验车流程及注意事项
一、提车前准备
1. 材料准备:携带身份证、驾驶证、购车合同、定金收据;贷款购车需额外准备银行/金融机构的批贷文件。
2. 工具准备:手机(用于拍照/录像留存证据)、手电筒(检查底盘/漆面细节)、胎压计(建议值见车门框标签)。
3. 心态准备:坚持“先验车再付尾款”原则,避免被销售催促草草签字。
二、外观检查(绕车三圈)
1. 漆面检查:选择45度角观察车身反光,重点检查保险杠、车门边缘、翼子板等部位,确认无划痕、凹陷、色差或补漆痕迹。
2. 车身缝隙:检查引擎盖、车门、后备箱的缝隙是否均匀一致,若缝隙过大或有错位,可能存在碰撞修复。
3. 轮胎与玻璃:
轮胎:查看胎毛是否完整(新胎应有明显胎毛),生产日期需在提车前6个月内(格式:前两位为周数,后两位为年份,如“2523”表示2023年第25周);
玻璃:检查玻璃角落的生产日期(数字代表年份,黑点代表月份,点在数字前用7减,点在后用13减,如“··4”表示2024年3月),需早于整车出厂日期。
三、内饰与电子设备检测
1. 内饰检查:
座椅:皮质表面无划痕、污渍,电动调节功能正常(包括腰部支撑);
中控屏:测试触控灵敏度,检查蓝牙/CarPlay/USB连接是否正常,确认无坏点;
空调:开启冷热风各3分钟,检查出风口温度是否达标(制冷可达18℃以下,制热可达25℃以上),有无异味。
2. 电子设备:
全车灯光:测试日行灯、远近光、雾灯、刹车灯、倒车灯、转向灯是否正常;
其他功能:检查车窗一键升降、天窗开关(反复3次,确认无异响/漏水)、音响系统(音质清晰,无杂音)。
四、机械与发动机舱检查
1. 发动机舱:
油液检查:打开发动机舱,查看机油尺(拔出后擦净,插入再拔出,油面应在MIN-MAX之间,颜色金黄为佳,发黑可能为库存车)、冷却液、刹车油、转向助力油的液面高度;
电瓶:观察负极接线柱是否拧紧,电瓶表面无白色粉末(硫化现象);
其他:检查发动机舱内有无油渍、漏油(重点查看机油滤清器、冷却液壶周围),排气管内壁无严重发黑(轻微发黑为正常)。
2. 启动与行驶测试:
启动发动机:听声音是否平顺(无异响、抖动),怠速稳定(约700-800转/分钟);
路试:低速行驶(20km/h左右),测试刹车是否偏软/异响、方向盘是否跑偏、换挡是否平顺(手动挡无顿挫,自动挡换挡逻辑清晰);若有条件,可尝试上坡/下坡,检查动力输出是否正常。
五、文件与手续核对
1. 核心证件:确认购车发票(三联:发票联、注册登记联、抵扣联)、车辆合格证(新能源车为《新能源汽车专用合格证》)、三包凭证(日期从开发票日起算,需加盖经销商公章)、车辆一致性证书(与车辆信息一致)、保养手册(首保免费凭证)齐全。
2. 其他材料:交强险u0026商业险保单(需立即生效,避免空窗期)、临时牌照(蓝底本市/黄底跨市,确认有效期及行驶区域)、车架号拓印件(与车辆铭牌一致)、两把钥匙(机械钥匙需测试能否正常开启车门/后备箱)。
3. PDI检测报告:要求经销商出示《售前检测证明》(PDI),确认车辆出厂前已完成常规检测(如灯光、刹车、发动机等),无未修复问题。
六、避坑重点提醒
1. 拒绝库存车:国产车生产日期超过6个月、进口车超过1年的,需重点检查电瓶(电量是否充足)、轮胎(是否老化)、机油(是否需更换)。
2. 拒绝强制消费:若4S店要求购买指定保险、加装精品(如贴膜、脚垫),需明确拒绝或协商合理价格(如贴膜可要求提供品牌型号及质保)。
3. 保留证据:验车过程中全程录像(包括外观、内饰、机械部件的检查过程),若后续发现问题(如运损、功能故障),可作为维权依据。